江苏教育界一日痛失两位老教授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0-03-26浏览次数:1424

 
 

 

  新华报业网讯  土木工程学界泰斗、东大教授丁大钧,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出版过40余本土木工程教材著作,发表过中文论文300多篇,培养了百余名博士和硕士……前日,老人辞世,东大校园笼罩在一片悲痛的气氛中。   

  钢琴家、南艺教授叶惠芳一生挚爱音乐,把钢琴演奏和音乐人才的培养看得比生命还重要。10年前,她被查出患有骨癌,肿瘤就在右臂,医生告诫,要想延续生命,唯一的方法就是断臂。面对这样的选择,老人坚持“艺术是生命的全部,没有了手,就没有了艺术,没有了艺术,这条命留着还有什么意义?”抗癌10年,老人生命的最后一刻仍有挚爱的音乐为伴。24日,南京的两所高校痛失两位老教授。他们对事业的专注、热爱和努力,带给人们珍贵的生命感悟。   

  丁大钧简介:1923年4月出生,安徽无为人,   

  著名土木工程专家、教育家,im电竞·(中国)官方网站教授,国务院首批博士生导师。他是国际著名的混凝土和砌体结构专家,曾参加过毛主席纪念堂方案设计,是im电竞·(中国)官方网站土木工程学科的主要奠基者和开拓者。   

  一生致力学术研究,丁大钧教授门下博士、硕士逾百人   

  学界泰斗吟诗作画堪比大家   

  昨天,东大校园笼罩在一片悲痛的气氛中。我国土木工程学界被称为“老虎”的泰斗级人物丁大钧,因病医治无效,于3月24日19时28分与世长辞,享年88岁。一抹柔和的烛光,两个巨大的“奠”字,东大的校园网上昨天设起了庄严肃穆的网上灵堂。而在东大的BBS上,丁老仙逝的消息迅速传遍校园,深深触动了东大学子,远在九龙湖的本科生们一时赶不过来,纷纷在论坛上追忆丁老,表达缅怀之情。   

  北京市副市长发来唁电   

  昨天晚上8点半,东大土木工程学院的院长书记忙碌了一天后,又赶到办公室紧急开会,整理唁电,商量后面追悼会的事宜。   

  “一天下来,从全国各地发来了很多唁电。”东大土木学院的周老师告诉记者,丁教授生前桃李满天下,其中不少高徒在学术上都做出了卓越的成就。印象比较深的是,东大校友、北京市副市长黄卫院士也发来了唁电。   

  院士学生:丁老堪称“老大”   

  丁老生前培养了无数高才生,其中也包括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吕志涛就是他的高徒。   

  “搞混凝土,他是绝对的老大!”吕老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业内,大家都说丁老是“老虎”级人物。丁老完成了一系列砼和砌体构件试验研究,和10批共持续23年的长期荷载试验,单次时间长达6年,是当时世界上最长时间的试验;他批判国外横配盘砌体三向受压理论,创立新的拉结理论,并提出新型盘旋钢筋,简化施工和节约钢材一半以上……最让吕老佩服的就是丁老的坚持:“他做一个长达半年的实验,可以坚持每天读书,即使是文革挨批斗的时候,也丝毫不改钻研的热情。”   

  丁老曾代表江苏省3人小组参加过毛主席纪念堂方案设计,设计组由8个省市参加的代表约40人组成,其中只有4人从事结构工作。讨论桩基方案时,施工单位要求采用他们熟悉的钻孔灌注桩,丁大钧认为这是千秋大业,而北京在震区,当时灌注桩质量难于检测,建议用预制桩,争论数次,获得领导支持,预制桩方案终获通过。   

  与院士头衔“擦肩而过”   

  其实,丁老差点就成院士了,而当时的推荐人就是自己的学生吕志涛。   

  吕老回忆说,记得当时自己推荐时说了5个数字:一是丁老撰写出版过40余本土木工程教材著作,二是发表过中文论文300多篇,三是培养了百余名博士和硕士,四是出访过20多个国家和地区,五是曾获得十多项国家及省级科技奖励,其中包括im电竞·(中国)官方网站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奖。   

  “这5个数字一说,全场一片叹服。大家全都投了赞成票。”吕老说,可惜的是,因为不符合院士年轻化的标准,丁老最终与院士头衔擦肩而过。   

  会吟诗作画的一代才子   

  最让东大师生们叹服的是,丁老不仅精通工科,在文学、艺术上造诣也很深。东大办公室的周老师说,印象最深的就是丁老平时就喜欢写写画画,写诗写毛笔字作画都是好功夫。吕院士也感叹,丁老既是专家又是才子,是真正的大家。   

  记者了解到,丁老幼年就爱好书画和旧诗词,并开始习作。后来读包世臣书法理论著作,深受其影响,认为必须学篆以知其源,学隶以博其趣,而后临摹、铭帖,从而创造了个人风格和流派。丁老还有很多创意:曾经以简化字作篆书、在中国画上用毛笔书写外文、题诗英译相赠等,引来一片惊叹。   

  吟诗作赋也是丁老的一大爱好。有次im电竞·(中国)官方网站设立了以丁大钧先生名字命名的教育基金。丁先生当即现场作诗一首:“隆重基金会,德才远不符。从今更勤勉,许或庶几乎?!”   

  如今,波兰波兹南工业大学校史陈列室内还存有一幅丁作山水画,丹麦技术大学结构工程系画廊中也悬有一帧丁老的金属画。东大有关人士介绍,丁老出版过《文史知识讲义》、《耕余诗词》和《耕余书画》等文艺著作。仅《耕余诗词》,就含旧诗词370余首和国画10余幅。记者王晶卉   

  叶惠芳简介:1930年10月生于上海,4岁开始   

  钢琴启蒙,演奏生涯主要在中青年时期,在上海、北京、南京多次参加音乐会、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到南艺任教后,全身心培养钢琴人才。数次担任国内外钢琴大赛组委会的评委、主席,是江苏最著名的钢琴教育家。   

  钢琴家、南艺教授叶惠芳一生挚爱音乐   

  抗癌10年宁舍生命不断右臂   

  “灵堂里播放着她爱听的肖邦的《葬礼进行曲》,我们希望妈妈———让我们敬佩的叶惠芳女士,现在仍然能聆听到美丽的音乐。”儿媳有女士告诉记者,叶惠芳只要有一丝意识,都要求家人播放她钟爱一生的古典音乐CD。   

  前天下午5点32分,80岁高龄的著名钢琴家、钢琴教育家、南艺教授叶惠芳女士因癌症不治告别人世。这位把钢琴演奏和音乐人才的培养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的慈祥老人,留给后人的是一段又一段让人感慨唏嘘的故事。   

  上世纪50年代在上海连演30多场   

  叶惠芳出身音乐世家,母亲黄兰玉是位钢琴教育家。母亲本希望她考医学院,将来做个救死扶伤的医生,可是年轻的叶惠芳在音乐中陷得很深,不肯舍弃。叶惠芳在南京金陵女子大学完成了她的钢琴学习,后先后任教于上海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上世纪50年代她来到南艺音乐学院,直到病逝。   

  上世纪50年代,叶惠芳在钢琴演奏上的影响力达到了顶峰。1953年,她曾在上海演出30多场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每场都有忠实的粉丝追捧,风头一时无二。   

  来南京艺术学院任教后,叶惠芳又全身心投入到了培养钢琴人才上。她担任了8年南艺音乐系(今南艺音乐学院)主任,桃李满天下。如今在国际上名声响亮的青年演奏家秦川、龚天鹏都是她的学生。   

  力主南艺建音乐厅,引进首台斯坦威钢琴   

  在南艺期间,叶惠芳为了能吸引全国一流的钢琴家来南京演出,她和同仁倡议建立音乐厅(这座音乐厅便是以她的名字命名,即今日的叶惠芳音乐厅)。音乐厅落成后,她又主张花高价买来一流的9尺斯坦威钢琴,这据说在当时的南京也是首次。有了这些硬件设备的铺垫,一流的钢琴家才越来越愿意来南京演出。   

  叶惠芳还很关心南艺人才的培养和教师资源的选拔。南艺音乐学院院长王建元曾担任过叶惠芳的副手,他表示,每次选拔音乐老师的时候,已过古稀之年的叶教授都必躬身前往,用最专业和真诚的态度给予选拔的意见,每每让他感激不已。   

  抗癌10年,病床前总有音乐作伴   

  2000年,70岁的叶惠芳被诊断出患了乳腺癌。医生告诉她,右臂肱骨X片上显示出一块阴影,很有可能是骨癌,必须立即截肢,否则癌细胞会迅速扩散。对此,叶惠芳明确表示无论如何右臂不能锯!宁可不要命,也要保住右臂!她的儿子石正平回忆说:“母亲说手是她艺术的源泉,艺术是她生命的全部,没有了手,就没有了艺术,没有了艺术,这条命留着还有什么意义?”   

  患癌10年间,叶惠芳做过一次乳腺癌切除手术,转移至卵巢之后,又进行过一次手术,其间做过数次放、化疗,承受的痛苦不言而喻。儿媳有女士告诉记者,“她清醒的每一秒钟,不论躺着、醒着,甚至闭着眼睛,总要听音乐。有时候是钢琴协奏曲,有时候是世界顶级交响乐团的交响曲。”   

  音乐是叶惠芳最好的疗方。“半昏迷的时候,嘴里依然在哼唱。”家人介绍。   

  临终交代儿子继续捐助贫困女孩   

  叶惠芳对音乐痴迷,对音乐人才也十分爱惜。她总想帮助那些在音乐上有才能的清贫大学生,哪怕用掉自己全部积蓄,也在所不惜。陷入昏迷之前,她对身边的两个儿子特别交代了自己的一个未了心愿,她说自己活不了多久了,请儿子一定要继续捐助一位贫困的女孩。   

  原来,叶惠芳曾捐助福建的一个贫困学生,这位学生也争气地考入了人民大学,后又被保研。今年年初,女孩写来一封信,表示想放弃读研去找工作。叶惠芳不顾病痛,力劝女孩继续深造,并表示会资助她3年读研的费用,让她没有后顾之忧。“母亲对我们说,下面的3年请我们一定要继续资助那个女孩完成学业,她以后有什么困难,也要尽力帮忙。”每每想及母亲的善良,石正平只能用“震撼”来表述内心的触动。   

  据悉,叶惠芳的追悼会将于3月28日举行,届时,江苏音乐界、南京艺术学院以及叶惠芳的学生将赶来与她作最后的告别。

  作者:孔芳芳

关闭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