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长谈教育"去行政化" 取消行政级别要逐步进行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0-03-31浏览次数:887

 
2010年03月26日 来源:半月谈 

  本刊记者 孙洪磊 王骏勇 赵仁伟

  正在公开征求意见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逐步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两会前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与网民交流时也说,大学最好不要设立行政级别,要让教育家办学。

  大学去行政化成为社会各界的热门话题。对此,作为大学“掌门人”的大学校长们有什么样的看法?高校如何去行政化?去行政化后又将面临哪些新的问题?围绕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一些大学校长。

  赞成取消行政级别,但要逐步进行

  接受记者采访的大部分高校校长表示,就他们本人而言,都愿意取消校长的行政级别。“我个人同意取消大学行政级别。”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首先明确了这样的观点。与钟秉林一样,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非常赞同高等教育去行政化,尤其是取消大学校长的级别。徐显明对记者说,当初设立大学的级别,其出发点是为了重视教育,给大学校长一个与高级官员平等对话的平台。但其带来的后果是大学向行政级别看齐,这样慢慢就丧失了大学精神。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表示:“我是完全赞成学校取消行政级别的。因为现在大学的行政级别让人感到很尴尬。比如人大的经济学院、法学院那么大的学院,有那么多顶尖的教授,竟然被认为是个处级单位,大牌教授任教研室主任甚至被认为是科级领导等等,这难道不是一种令人尴尬的制度安排吗?”

  “只要大学校长有足够的自主权,能把一所大学办好,即使没有行政级别,也会得到社会的尊重,名望甚至会远远高于行政级别。”南开大学校长饶子和说,在上世纪60年代,重点大学校长和国家重点科研院所负责人都是由国务院总理任命,虽然没有行政级别,但校长能获得崇高的名誉和极大的尊重。

  饶子和说,真正实现大学的去行政化,最重要的是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老师、尊重学生的氛围。社会对高校的尊重究竟应该用什么方式来体现,应该引起所有人的思考。如今行政化成为社会尊重高校的“外衣”,其出发点是好的,体现出政府对于高校的重视,尤其在当前情况下,在社会上办事时行政级别是很重要的。

  不少校长担忧,在全社会“官本位”思想不变的大环境下,单独取消大学校长的行政级别,会影响甚至削弱教育的地位。山西农业大学校长董常生说:“虽然,我的行政级别也是正厅级,但只要看看市政府每次开会时座位排名的位置,就知道所谓校长在政府行政序列中的地位。关键还是要提高全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否则以后校长办事的难度会更大。”

  纪宝成对此也直言不讳:“当社会习惯于以行政级别来衡量社会地位时,取消高校的行政级别就是贬低教育。现在我可以找北京市长、副市长,取消行政级别后我可能就找不到他们了。大学校长应该是社会名流,但我们国家还做不到这一点。”

  接受采访的校长们普遍认为,中国高校去行政化是必由之路,但要慢慢来。尤其是老学校行政化的机构和体制已经形成,只能逐步改变。

  去行政化,需要政府与学校共同发力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认为,高等教育行政化倾向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对学校管理的行政化倾向,一是学校内部管理的行政化倾向。

  在中国科技大学原校长、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眼中,大学行政化的表现是一切运作都以行政权力为主导,做什么事都是靠行政命令,谁权力大谁说了算,而不是通过学者、科学家讨论。学校的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应该代表教授的声音,现在成员多为各个系的主任、院长甚至校长。 如何让高等教育去行政化,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表示,要让学校摆脱行政化的桎梏,首先政府应该放权,把办学权力交给校长;其次在学校内部,行政权力应该更多让位于学术权力,高等院校通过董事会、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等方式管理学校,强化学术权力。

  “高校行政化并不是高校自身造成的。”南京邮电大学校长杨震强调,社会和政府按级别和办学水平等将高校分为三六九等,拨款、分配资源等都按部属、省属等层次往下排。国外很多大学是以学术标准来选拔大学校长,通过教授委员会或学校董事会等选出来,保证选出来的领导是“内行领导内行”,而国内的大学校长是行政任命的,而且大部分领导能上不能下,行政权一大就会限制学术权。

  对于大学如何去行政化,im电竞·(中国)官方网站校长易红对记者说,一是大学外部要去行政化。目前,政府把大学当作行政单位来管理,管得很微观、很细,一定程度上干预了大学的办学自主权。现在各种评估评优、争取经费、学科设置等等,都要围着行政指挥棒转,就连有些专项经费如何使用、实验室如何评估都会管。二是大学内部管理也要去行政化。有的高校内部就像行政机关,等级森严,作为学术机构,大学应该充分发挥学术的作用,比如学科设置、研究方向可由学术委员会来决定。政府和学校行政部门,应当“管好该管的,放掉该放的”。

 

  可以去行政化,但不能去行政管理

  “可以去行政化,但绝对不能去掉行政管理。”这是许多校长在接受采访时的一个共识。

  易红认为,高校行政化要辩证地看,总的是要在行政权与学术权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一方面,没有行政权不行,因为大学基本上都承担了培养人才、促进地方发展、维护高校稳定等社会责任;另一方面,行政权过大也不行,必须防止行政化倾向,保障教育家办学。

  “去行政化不意味着无政府化,任何一个单位都需要行政管理。”饶子和说,大学的行政管理,其宗旨是出成果、出人才,如果脱离了这个宗旨,大学的行政管理就有问题了。教授和学生在学校的地位,决定一个学校的优劣,大学除了正常的行政管理外,应该要让教授和学生有更多的话语权。所谓去行政化,不是不要行政管理,而是让教授和学生有更多的发言权。

  钟秉林认为,从权力架构来讲,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是并存的。而“现在大学里的主要矛盾关系,就是行政权力对一些学术事务干预比较多”。他强调说:“大学既然是学术团体、学术机构,当然也需要行政管理,这和行政化还是有所区别的,总归是一种层级的管理,尤其是学校除了学科事务之外的其他事务,像学校后勤、学生管理、基建等等,都需要我们根据不同工作类型比较稳妥地去处理。”

  纪宝成则更加直截了当地说:“我从来不赞同教授治校。比如盖楼房,还得靠行政权力。我赞同教授治学,在学术方面,比如学术评定委员会,成员绝大部分都是教授,这不应校长说了算,而是教授说了算。”

关闭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