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9月26日      " />

im电竞·(中国)官方网站建筑学院院长王建国“畅谈公租房”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0-09-27浏览次数:292

 

 来源:南京报业网  作者:邹伟
2010年09月26日
 
 
 

  9月21日,“江苏省公租房设计方案展”在南京规划建设展览馆开幕,此次展览将一直持续到10月10日。昨天是中秋小长假后的首个工作日,记者现场看到,仍陆续有市民前来参观。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小长假期间有数百人前来参观,其中有50多位市民填写提交了《公众意见表》。

  围绕市民关心的公租房热点话题,记者采访了“省公租房设计方案展”评审组专家、im电竞·(中国)官方网站建筑学院院长王建国。

“小户型同样能做出精品”

  记者:公租房都是60平方米以下的小户型,虽然设计不乏创意,但真正住着能舒适吗?

  王建国:为中低收入者建公租房,已成为世界各国解决住房问题的主要方式之一。省住建厅此次举办“公租房设计方案展”,目的就是为城市中低收入家庭、新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等“夹心层”的居住需求提供更加优化的方案,在相对小的空间内实现更加综合的功能,创造更加舒适的环境,提升我省公租房规划建设的水平。

  从上个世纪初开始,欧洲的许多建筑设计大师就开始探讨关于最低限度住宅的问题。只要设计师用心,小户型同样能做出精品,同样可以让中低收入者住得更有尊严。

  “要具有可变性、成长性” 记者:参展的作品中,有很多户型都是可以变幻的,这是统一要求的吗?

  王建国:是的,这是征集设计方案时提出的要求之一。从我们这么多年的居住经历来看,社会是不断发展的,人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住房的标准和结构也要与时俱进。公租房属于过渡性的保障房,要具有可变性、成长性,有利于住宅产业化。如果公租房都是不能改动的,以后就可能会造成浪费。

  “轨道交通一定要跟上”

  记者:有人认为,公租房等保障房大多建在城市边缘,生活非常不便。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王建国:这个问题要客观公正地看。首先,城建建设用地越来越紧张,不一定非要把公租房等保障房都建在主城内,这不符合规律,也强求不了。其次,随着交通工具的发展,物理意义上的空间距离已经不是问题。我打个比方,现在从南京到上海,坐高铁也就70多分钟。如果你在南京主城坐公交车,有时遇到堵车,路上可能也要折腾1个多小时。所以,公租房建在哪不是最关键的问题,关键是一定要考虑它的可达性,轨道交通等要跟上,要让住户步行300—500米能到达轨道交通站点。因为,住公租房的人一般是不可能买得起汽车的。

  “公共空间可作为室内空间的延伸”

  记者:除了户型本身的设计外,公租房的小区规划建设还要注意哪些问题?

  王建国:公租房小区的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很重要。由于公租房室内空间较小,所以室外的公共活动空间一定要大一些,它可以作为室内空间的延伸,满足住户的休闲、健身、交流等需求。前不久,我到香港考察当地的公屋,20平方米住七八个人的都有。但其配套的公共设施一点都不低,包括公共读报室、游泳池等。

关闭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