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新质生产力指引“水下经济”光明前景

发布者:唐瑭发布时间:2024-08-06浏览次数:10

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生产力的发展不仅是技术进步的象征,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

当前,社会各方都高度关注新质生产力,普遍认为新质生产力主要体现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模式创新等方面。这些解读,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生产力发展的某些方面,但忽视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生产力引发的种种变革,是否真的解决了本质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我们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解,是否真正触及新质生产力的核心?

为此,本人拟通过不同角度对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及其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作出分析和探讨。

近年来,生产力发展引发诸多变革。比如,电瓶车代替了摩托车,手机取代了电话,网购取缔了线下门店,无人汽车替代了司机等等,这些新场景的出现促使相关业态新陈代谢,技术革新推动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但是,这些就变革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开发出新的劳动对象,不断发展的劳动工具也并没有促进劳动者和劳动对象相应提升,反而造成了一定时期内生产关系的失衡,这种失衡势必引发深度矛盾。

如何解读生产力发展引发变革背后的动因,如何审视生产力发展引发失衡的问题,需要寻找更深层次的答案。

智科新质团队从不同维度和运用多种方法,对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进行探索。我们认为,我国科技创新的能力正稳步增强,技术应用领域越来越广,现有新科技手段例如AI、机器人、视觉神经、感知等,以其对生产方式带来的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高安全特性,推动对未知领域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开发,从而达到扩大劳动对象的目的。特别是极限扩大劳动对象的方式,较历史上以战争来达成更加温和,并使劳动对象扩大带来的矛盾更加缓和。

关注技术本身没有问题,但是相较于关注技术,应该更加关注技术如何服务于人类,如何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打造更舒适、更生态、更环保、更广阔的绿色空间等等。这不仅是物质层面的提升,更是精神层面的飞跃。因为通过技术手段,我们不仅可以提升物质生活水平,还可以推动人类走向更高层次的精神文明,包括但不限于更和谐的社会关系、更丰富的文化生活、更广泛的知识传播等,更为重要的是,精神文明的提升又将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

既然新技术发展带来的前景如此光明,那么,如何将这种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呢?我们认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我们需要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其次,我们需要在产品创新和模式创新中,更加关注技术对劳动者和劳动对象的提升。最后,我们需要在精神文明的建设中,更加注重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只有通过这些实践路径,才能确保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不是单一的、片面的,而是全面而均衡的。

如何推动技术创新的应用和普及,使技术在挖掘未知领域发挥出超级引擎的作用?

举个例子,地球上水体和陆地的比例大约为71:29,这个比例有时也被描述为“三分陆地,七分海洋”。将新技术应用于水下领域,对开启新劳动对象、发挥新经济引擎作用,潜能和空间巨大。

事实上,发展水下空间还关乎国家安全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因为水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和机遇,是人类未来发展的关键。如果我们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推动水下经济产业发展,对描绘水下新空间,开启新经济引擎,推动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前景不可限量。

围绕水下经济发展,需要开展以下行动:一是探索水下经济,集结相关领域专家、人才,夯实水下经济基础。二是梳理水下经济领域的关键要素和相关难点,为研究提供方向。三是建立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促进学术和技术齐头并行。四是将科研成果与国防需求相结合,推动项目落地。五是以水下经济为切入点,推动新质生产力劳动者培养体系的建立,树立行业标准。六是编订数字化教材体系,建立和行业高度契合的教材系统,将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场景相结合,开展人才培养。

基于这些构想,我们已与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im电竞·(中国)官方网站、北京理工大学等联合成立新质生产力教材编订委员会,旨在开发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相关教材,推动新一代教学方式变革,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

将水下经济作为一个重点领域,开发通识性教材,集合场景关键要素,打通信息堵点,将研究和需求侧对接,了解国防诉求,研究水下可发展方向,搜集技术沉淀,通过教学的宏观设计,使数字化教材成为驱动力,驱动学校、教师对人的技能进行教育,从而创造新场景、新赛道,培养更多满足未来发展需要的人才。

另一方面,我们与电子科技大学和四川大学设立智科新质生产力教材发展基金,支持新质生产力相关项目的研发和应用,并孵化一批具有潜力的产教研融合的科研成果,与企业和社会进行嫁接,助力社会发展,充分发挥基金在服务地方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新质生产力引领未来经济发展是一个新蓝海,水下经济是其中一个重要方向。我们深信,以新质生产力为指导思想,将创新落到实处,就能在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目标上不断取得新突破。我们期望能与更多业界力量开展合作,共同探索未知领域,创造发展新机遇。(作者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黄少捷)



原文网址:

https://xhpfmapi.xinhuaxmt.com/vh512/share/12132342

关闭
XML 地图